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城管动态 | 外埠传真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全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2-08-02 14:44 来源:
【字体: 打印
 6月28日上午,陕西省铜川市“喜迎二十大,建功新铜川”系列新闻发布会在铜川市图书馆召开,铜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副局长刘群利以“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介绍了铜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具体工作情况。

 

 

铜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自2015年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市容卫生持续向好、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秩序逐步规范、城市品质日益提高,在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巩固提升中积极发挥了“排头兵”“主力军”作用。

 

 

加强精细化管理,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把关注民生作为城市综合治理的“切口”,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环卫保洁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实施环卫绿化保洁作业一体化改革,引入绩效竞争机制,采取“机扫+人保”、洗洒冲结合、日常保洁和应急机动结合作业模式,进行“本色化”深度保洁。二是城市管理执法效能全面提高。全面推行“721”工作法,建立“城警联勤”“部门联动”机制。推出城市管理领域疫情防控期间助力经济发展9条举措,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三是城市服务全面提升。全市市政公用、环卫绿化、城市管理执法2800多名从业人员,防内涝、除冰雪、消隐患、解民忧,为广大群众创造了安全、美好的城市环境。四是“创文保卫”全面保障。立足城市面貌提升、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化、城市秩序规范化,集中时间、人员、资金,全力打好创文保卫攻坚战,为铜川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顺利通过验收、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好了坚实基础。

 

 

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城市运行保障不断增强

 

 

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新建与改造并举,进一步加大城市设施运行维护力度。一是实施城市供水提质改造工程。先后完成黄堡净水厂、柳湾水厂、王家河水厂工艺改造,改扩建城市供水管网22.73公里,实行城市生活饮用水“三级检测”,水质合格率达到99%以上,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3.5万吨。二是“气化铜川”实现城市及重点乡镇全覆盖。新增天然气用户6万户,全市11个独立工矿区天然气管网全面贯通。三是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先后完成长虹路、咸丰路、鸿基路等道路绿化提质,改造提升城市运动公园、市人民公园、阳光带状广场,新增城市绿化4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97%、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08平方米,2018年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2019年创建为“省级节水型城市”。四是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改造提升大同路、健康路、鸿基路、正大路、长青南路等城市道路,新建改建公厕128座,建设环卫工人爱心驿站38座,新增停车位2.5万个,完成王益区、新区路灯控制系统智能化改造。市政集中供热实现零突破,2017年开始实施华能照金电厂市政集中供热项目,南市区建设市政供热管网78公里,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112.5万平方米。

 

 

加大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城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深入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完成建成区排水管网检测192.8公里,改造排水管网34.96公里,雨污分流改造13.18公里;完成漆水河污水收集主管网改造54.9公里;完成南、北市区两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万立方米/天,出水水质稳定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A标准,有力保障铜川市石川河岔口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同时,加大再生水利用,建设再生水管网35.1公里,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

 

 

优化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分类质效不断提高

 

 

2020年,铜川市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先后出台了《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和《公共机构分类投放设施配置标准及实施细则》等指导性文件,建立市、区两级1200余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员、督导员、志愿者三支队伍,510家市、区两级公共机构和480个居住小区具备生活垃圾四分类条件,小区覆盖率达到83%;更换主次干道4500个三分类果皮箱,建成11座街道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和20座垃圾中转站,全市配套120辆分类运输车辆实行分收分运,印台环保产业园1万平方米的“两中心一暂点”建成投用,铜川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2021年10月22日并网发电,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建成区餐厨垃圾统收统运覆盖率达到91%,生活垃圾分类“铜川模式”初见成效。

 

 

最后,刘群利表示,在“十四五”期间,铜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将全面落实打造“一示范四高地”,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幸福美丽铜川的战略目标和使命任务,奋力抢抓“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治理转型、城市品质提升”三个窗口期,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不断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