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悉心指导。
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要求全国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8年11月6日,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期间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我关注着这件事……”。2019年6月3日,总书记再次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三年来,总书记多次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市作为全国首批46个城市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指定市城市管理局为牵头部门,明确要求拿出意见,加快推进。市城市管理局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职责所在,使命要求,一定努力抓好抓实,现将有关计划和实施方案汇报如下:
一、前期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013年,省住建厅确定我市为省内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经调研,城市管理局决定在朝阳区万科柏翠园、南关区鸿城国际等两个封闭管理小区开展“干”、“湿”垃圾分类试点,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工作迈出了第一步。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知晓率达到95%以上,大多数小区业主能够做到主动参与,分类投放意识深入人心。2016年,借鉴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经验,我们决定在朝阳区富豪花园积极探索长春市生活垃圾分类运作模式。2017年,已建设完成“互联网+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1个,设置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投放收集箱23处、小型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转运站1座,并建立完善积分兑换日用小商品的激励机制,小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达89.7%,初步完成与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先进做法的有效接轨。
二、合理规划分步实施路径
2017年,市政府决定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26 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通知》(吉建城〔2017〕12号)文件精神,长春市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长府办发〔2018〕23 号),本着“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树立典型、分步实施”原则,综合考虑发展水平、生活习惯、垃圾成分等方面实际情况,分步骤、分阶段推进:2018年至2020年,由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带头实施,以封闭式物业管理小区示范引领,探索建立宣传发动、收运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努力打造“长春模式”新特点,初步完成小型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转运系统建设,基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模式,为我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打牢基础。2025年前,全市所有公共机构、相关企业,以及封闭式、开放式居民小区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面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生活垃圾分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全市已有795家公共机构、9家大型企业和50个居民小区开展试点工作,到2019年底我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
三、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模式
公共机构和大型企业: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通过宣传引导职工按“四分法”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由分类服务企业每日上门收集、密闭运输,其中可回收物进入再生资源系统,其他垃圾运往就近垃圾转运站后实施无害化处置,保证日产、日清。有害垃圾单独贮存,每月25日由环卫部门上门收集,集中暂存,定期由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到暂存点上门收运并实施无害化处理。易腐垃圾(餐厨垃圾)由餐厨垃圾收运企业上门收集、密闭运输,并实施无害化处理,保证日产、日清、日处理。
封闭式物业管理小区:社区或垃圾分类服务企业安排宣导员或志愿者,负责每天宣传引导居民在早6:00—9:00、晚17:00—20:00的规定时间段,正确投放生活垃圾。可回收物集中后,交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按市场价格回收。有害垃圾单独贮存,每月25日由环卫部门上门收集,集中暂存,每半年由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到暂存点上门收集并实施无害化处理。易腐垃圾(厨余垃圾)运往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处置站实施生物降解处置。其他垃圾运往就近移动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实施无害化处置,做到日产、日清。
四、全社会支持与参与是重要保障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客观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统筹兼顾,引导居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只有举全市之力,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全面加强综合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宣传部、财政、城市管理、机关事务管理、卫健、教育、生态环境、规划和自然资源、市场监督管理等市直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二是健全法律法规。《长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于2019年3月28日经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2019年5月1日起施行,明确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要求,依法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三是完善支持政策。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各区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设施,各区财政应对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的建设运行予以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四是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服务公司。五是重视教育先行。与市教育局联合制定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规划,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目前正在编制长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幼儿版、小学版和中学版三类教材。六是动员社会参与。在市文明办的密切配合下,制定了长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宣传策划方案,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全方位的、持续性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氛围,2019年与电视台、报刊、网络媒体及志愿者联合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各区结合实际,同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入户宣传等活动。树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公众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下一步,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和关怀下,在全体市民的支持和参与下,市城市管理局必将全力以赴,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系统,早日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特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