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广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强我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促进我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加快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逐步清理四环路以内废品收购站,改变传统回收方式,推广“定点、定时、定车”不落地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借助互联网+网络回收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实行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与垃圾分类有机结合无缝衔接,与市容环卫信息化平台对接,实现“两网融合”,提高我市垃圾分类、回收、运输、处理的整体水平,推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向规范化、科学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政府出台政策,市、区、街三级积极推进,充分发挥再生资源回收服务行业协会作用,促进行业自律,规范经营。
(二)坚持与垃圾分类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强化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环节的衔接,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走出一条可复制的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分类有机结合的新型模式。
(三)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区域范围、密度、市容环境和设立的可行性等,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科学设置点位。
(四)坚持运行高效的原则。采用互联网+模式,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回收种类、交易价格、回收方式等信息,开展线上线下,上门和定点回收,提供高效率、高质量回收服务。
(五)坚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原则。优先收编分流原有废品回收站,安置好从业人员,妥善处理遗留问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三、工作内容
(一)在四环路以内推广“定点、定时、定车”不落地回收新模式,对四环路以内现有废品收购站逐步进行清理整顿,不再设置新的废品收购站。各城区、开发区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本辖区开展新模式的具体范围。
(二)“定点、定时、定车”新模式。
定点:固定点位,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区市容环卫局统筹,协调交警部门,确立具体的回收专用点位,施划专用停车位。回收点位本着“四边”的原则,即垃圾中转站边、公厕边、原废品回收站边、环卫工人休息站边。上述地点无空间的,就地就近确定点位,一般4000-4500户左右设立一个回收点。每个回收点要明确服务范围和区域,严禁跨范围、跨区域回收,回收物品不得露天存放,并保证周围环境干净、整洁,日收日清。
定时:在固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回收。
冬季回收时间:9:30 —19:00
夏季回收时间:7:00 —19:00
定车:指定封闭箱式货车及专业的回收人员。车辆使用标准为国五封闭箱式货车,流动上门回收车辆应是封闭的充电车辆,全市统一印制标识和编号,车体颜色为白色和蓝色。
(三)实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利用“蚂蚁流动回收网络平台”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线上网络预约、电话预约,合理安排一定数量的流动车辆,随时上门服务。每台回收车安装定位系统,每位回收人员手机与回收信息平台智能对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回收网络平台与市、区市容环卫信息化平台连接,再生资源回收的车辆、点位、运行轨迹等可实时查看。
(四)实施规范管理。做到“六统一、三规范”,即统一标志,统一车辆,统一服装,统一编号,统一佩牌,统一计量工具;规范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标准,规范经营行为。
(五)市场化、公司化运作。由各城区、开发区负责,再生资源回收服务行业协会推荐,根据本区情况引进几家有正规手续、有实力、多年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公司,开展新模式运作。在引进的公司中,要优先考虑在辖区内已有废品收购站的公司,有能力对其它废品回收站收编整合,就地就近分流,在车辆上、人员上满足定点、定时、定车新模式的要求,与危废企业签有合作协议,与省内指定的家电拆解企业签有合作协议,并严格执行危废管理相关法规。
(六)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要与垃圾分类有机结合。由各城区、开发区负责组织对生活垃圾分类服务项目进行招标,已经开展新模式的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可以参与招标竞争。
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划分两方面:一是公共机构和其他企事业范围,二是居民区范围。由生活垃圾分类服务项目中标单位对垃圾进行分类,对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对于垃圾就地就近送往垃圾转运站,对少量的危废品临时收集,较大量的由具有资质的专业运输单位进行运输,对湿垃圾,由专业公司进行收运。中标单位非开展新模式的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的,由回收公司与中标单位进行对接,进行再生资源回收。
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区域,暂时由开展新模式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定点、定人、定车或上门回收再生资源,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后,与中标的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企业进行对接。
四、时间步骤
从2018年4月2日开始至11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4月2日至30日):调查摸底,制定方案,明确目标,确定任务,安排部署,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具体实施阶段(5月1日至8月30日):第一步:由各城区、开发区市容环卫局及街道办事处负责,再生资源回收服务行业协会配合,引进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确定点位,分流现有废品收购场站,按照“六统一、三规范”的要求进行新模式的运行,规范管理。第二步,由各城区、开发区市容环卫局负责组织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服务项目招标工作,再由开展新模式的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与中标单位进行对接,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城区、开发区可结合实际,同步对四环路以外再生资源回收打包、压块分拣中心提前进行规划选址,为新模式的有效运行和下一阶段对分拣企业规范管理提供条件。
(三)全面运行阶段(9月1日至10月30日):各项工作全部到位,建立完善网络回收平台,与市容环卫信息平台对接,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回收。
(四)总结验收阶段(11月1日至30日):总结经验,验收成果,建立长效监管和运行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力推进
推广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重要指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各城区、开发区市容环卫局,各街道办事处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分工负责,合力攻坚
各城区、开发区市容环卫局负责制定方案,明确目标,细化任务,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具体实施;再生资源回收服务行业协会要积极主动,全力配合相关单位,合力推进工作。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各城区、开发区要加强再生资源行业的规范管理,对四环路以内现有废品收购站进行清理,对与新模式不相符的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同时加强与再生资源回收服务行业协会的联系,切实发挥协会在行业管理方面的特殊作用,解决涉及行业内部的实际问题。
(四)深入宣传,广泛发动
推广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环保工程、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把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宣传工作统筹考虑,一并安排。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通过进工厂、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进住户,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宣传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普及相关知识,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广大市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广大市民支持和参与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